
給性別小眾的你及家人 - 家庭關係
家庭關係
身為家長的你,是不是有以下的疑惑呢?
-
我的孩子是跨性別人士,他是不是不正常或有病?有沒有藥物可以醫治他?
以往跨性別被視為一種病,名為「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但隨着跨性別去病化,現已改稱為「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跨性別人士只是在性別認同與指派性別(出生時的生理性別)上不一致,在智力和精神上和一般人無異。要真正幫助他們,就要讓他們能夠活出真我,而非亦無需藥物治療
-
他是不是有負面經歷才想變性?
沒有證據顯示跨性別人士是因為負面經歷或創傷而成為跨性別人士。相反,很多跨性別人士在小時便已察覺到自己的性別認同情況與順性別者不同,只是當時未被身邊的人接受或察覺得到而已。
-
是不是我管教有問題,他才想變性?
性別認同和管教沒有任何關係,但強逼跨性別者以原生性別身份生活對他的影響更大,甚至會引發情緒問題。
-
我的孩子是跨性別者,他以後怎麼辦?有人會想和他結婚嗎?沒兒沒女會快樂嗎?
個人活得是否快樂,並非建基於他是否按照社會普遍認可的人生時間表生活。假如要一個跨性別人士壓抑本我,遵守社會規範,結婚生子,他可能只會更痛苦。而跨性別人士也可以談戀愛和結婚,找到一個接受自己的伴侶才是真正的幸福。
-
社會會接受他嗎?他能找到工作嗎?
社會上的確仍有不少歧視的目光及諸多不便之處,但隨着公眾教育及平權運動,接納的目光越來越多,而家人的支持對他們才是最為重要的。雖然跨性別人士在尋找工作上有一定困難,但是也有一些僱主願意聘用跨性別人士,所以他/她們仍有就業的機會。
-
有個跨性別的孩子,我哪有顏面去面對親朋戚友?
跨性別不是罪,你的孩子和你都沒有錯。假若你的親戚或朋友不了解跨性別,可以先不讓他們知道孩子的性別身份,或只告訴接受程度較高的人。不用着急,慢慢處理。
-
我接受不到他,那怎麼辦?
不要急着去讓自己接受他。要明白,這個發現對你來說十分重大和震撼,甚至可能已經超出了你的認知範圍。如果你需要一些空間,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也可以坦誠說出自己的感受。接受的過程是漫長的,請先照顧好自己,給自己一些空間,有餘力時才去更深入了解。
References:
SUEN, Y. T., Chan, R. C. H, and Wong, M. Y. (2016a) Mental Health of Transgender People in Hong Kong. Transgender Resource Center Hong Kong.SUEN, Y. T., Wong, A. W. C, Barrow, A., Wong, M. Y., Mak, W. S., Choi, P. K., Lam, C. M., Lau, T. F. (2016b). Study on Legislation against Discrimination on Grounds of Sexual Orientation, Gender Identity and Intersex Status. Hong Kong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